家长“做局”举报教师收礼?别让道德批判模糊了家校真问题
熊丙奇·2024-09-13 · 798 · 1

9月11日,合肥一则关于教师节送礼的举报视频在网络上发酵。据报道,视频中,一位家长通过电话联系老师,称将礼品“送达”至教师所在小区门口的水果店,并留下温馨提醒请其“自取”。

通话中是家长与老师你来我往的客套话语,老师直呼“你这么客气,我都不好意思了”。随后,该家长疑似蹲点拍摄到一男子取走礼物的视频。有网友猜测,这或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对此,合肥市教育局表示,已知悉此事并正全力核查。

如果教育局调查核实确有其事,那等待涉事教师的将是违反教师行为准则的严惩。参考各地对此类行为的处理,涉事教师很可能被开除,甚至被撤销教师资格。教师收受家长的礼品礼物,这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师德红线”,触碰了红线,被处罚也属咎由自取。

事实上,此事引发争议的另一个点是,家长涉嫌以送礼方式对教师“做局”的问题。有人理解家长这样的行为,认为家长是迫于无奈,以此收拾一个贪婪的教师,也是为民除“害”。但更多人则质疑家长行为,面对老师客客气气送礼,转身就是录下通话、偷拍视频并举报,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暂不知送礼家长与涉事教师的过往恩怨,但从通话中的客套语气来看,似乎并不存在明面上的矛盾。如果真是家长心有不满,采取故意“做局”并举报的方式,毫无疑问也会将自己陷入“钓鱼式送礼”的争议之中。此举非但不能警示教师,反而可能让家校关系变得紧张。

为此,这名涉事教师的具体身份是什么?是普通学科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家长以前是否送过礼?为何要以这种方式举报涉事教师?这都需要当地教育部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做出处理,也回应舆论的关切。

在教师节期间发生这样的事,也再次把教师节送礼话题送上热搜。总体看来,虽然教师行为准则,已经明确禁止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划定了清晰的师德红线。然而,家长在给不给教师送礼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一种微妙心态。学校和教师虽在公开场合拒绝收礼,但有的家长难免会担心,如果自己完全不送、什么都不做,但凡有其他家长私下表达心意,教师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区别对待怎么办?

换句话说,家长给教师送礼,无非两个诉求,一是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给予特别关照;二是教师至少不要对自己孩子另眼相看,平等对待就好。前一个诉求本身就不合理,而后一个诉求则显示出家长对教师平等对待孩子没有信心。可以说,基于类似认知而构建起的家校关系,本质是功利的,也是偏颇的。

这恰恰也说明了建立平等家校关系还需更多着力,教师与家长双方都有责任,而平等的家校关系对双方都有约束。如果调查查实“做局”成立,不能止于人性的道德批判,更需从教育生态寻求破解之道。比如畅通家长维护学生权利的渠道,而无需大费周折地发帖、举报;再比如,充分发挥家委会监督办学的作用,提高学校依法办学以及现代治理能力。当然,如果调查查明的情形有所不同,也需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实情和处理结果。

虽然此次事件仍待调查,但也警示了构建健康平等家校关系的重要性,让家校关系变得轻松,而不是越来越紧张,才能增进家校信任。发展充满信任、轻松的家校关系,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内容。

本文转载自《红星新闻》

点赞 1
上一篇: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高校招生规模与质量不可偏废
下一篇:收费比出租车贵?校车可市场运作,但必须坚持公益性
集团新闻
了解更多 >>
沪六合作,启航筑梦,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六安天河科技学院开工盛典

2025-01-15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一行实地调研安徽六安天河科技学院

2025-01-15

深化友谊,共拓未来,博特拉大学与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的国际对话

2024-12-26

交大教育集团执行董事常韶伟当选上海市徐汇区民生服务商会副会长

2024-12-24

交大教育集团与徐汇民生商会及医疗机构签约,推动产教融合

2024-12-23

资源中心
了解更多 >>
上海市与六安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5)

2024-07-09

教育部 | 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遴选结果

2024-12-17

教育部 |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

2024-12-16

教育部 | 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2024-12-16

教育部公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结果,584所院校入选

2024-11-26

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