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上课不抬头、不做笔记、抢后排等是我国部分大学课堂的现实情况。为了治理这些问题,一些大学开展了加强学风建设活动,提出检查不带教材、不做笔记、不提问题、不坐前排的 “四不”现象,检查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的“三率”等要求,这些措施都只是对学风进行的表面治理。要让大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办学定位问题、教师考核问题以及学生评价问题。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部分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据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网站2023年11月17日消息,新乡医学院教务部和本科生学院发布通知,决定从11月20日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学风专项督查,督查内容包括上课考勤情况和有无不带教材、不做笔记、不提问题、不坐前排的“四不”现象等情况。
同样位于新乡的河南工学院2023年11月16日也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优良学风建设月”的通知》,要求构建“督学—养成”体系,重点检查学生课堂“三率”,即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
河南工学院要求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须每天至少深入教室一次,对学生前排就座情况、到课率、上课状态等情况进行检查。[1]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 提出,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各地高校都在努力抓学风建设,落实教育部意见。但是,查课堂“四不”现象,检查课堂“三率”,则是以形式主义方式抓学风建设。不在点子上。一个学校加强学风建设不能依靠形式主义的治理,而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办学定位问题、教师考核问题以及学生评价问题。
一、学校办学定位问题:不能以考研为目标办学,影响本科教育质量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减少36万。有评论根据数字变化得到考研开始降温的判断。其实,438万的考研报名人数表明考研热依旧。报名人数减少36万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报名时并没有想好要不要考研,而是先报名再说,之后再根据复习准备情况决定是否参考。如 2023年就有147万考生放弃参考。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减少36万,很有可能是这些学生在报名阶段就提前做出选择。
考研在我国已经呈现“高考化”趋势,这和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导向有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原来出现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应试化已经出现在部分985高校中。多所985高校的教务处负责人反映,学校在大三时开设的非考研科目课程,被学生和家长举报,指责开这些课程影响学生准备考研。而这些课程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敢提出严厉的要求。
考研“高考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几乎所有本科毕业生都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出路,一些本不想读研的学生也被裹挟到考研中。二是本科教学围绕考研而展开,具体表现是学校和学生只重视考研科目的教学,非考研科目的教学被边缘化。对于学校来说,只开设考研科目课程还节省办学成本;对一心考研的学生来说,只学考研科目,不必在其他课程学习中投入时间、精力。然而,这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综合素质堪忧,进而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而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由于未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而缺乏就业竞争力,导致其很难就业,随之选择继续考研。
显然,如果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导向就是考研,课堂教学秩序好的课程就是那些考研科目课程,不用学校抓到课率、抬头率、前排学生入座率,学生也会抢座位、认真学习。而那些非考研科目课程,不要说学生不重视,就是老师、学校也不重视,抓到课率、入座率就会沦为形式。所以,要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就必须扼制考研“高考化”。不能再以考研率评价学校办学,而要关注开设课程以及课程的具体教学情况。
二、教师考核问题:不能以论文考核为重点,影响对本科教育的投入
我国高校近年来正在推进破除唯论文评价改革,但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还存在强调论文、弱化本科教学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专业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评价遭遇“没有论文刚性评价指标,滋生新的不公平”的质疑。
相比发表论文来说,高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很难开展量化评价,而当前的评价体系又特别看重量化指标。随之,教学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主要体现在工作量上。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在教师评价改革方面,高校应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破除“SCI至上”,坚决摒弃“以刊评文”。高校应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 基本制度,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2]从中可见,虽然该意见强调的是破除唯论文,要重视教学,但对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只是提出“最低课时”要求。
由于缺乏对上课质量的关注,教授只要完成最低课时的教学工作量就可达到考核要求,因此,也就不再追求课程质量。从现实看,追求课程质量还会给教授带来“麻烦”,比如要花很多时间准备课程,这会影响到申请课题、项目,以及进行项目研究;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部分学生因此而不及格,会遭遇学生不满,被质疑影响学生升学、就业。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推进学生评教制度,由于部分学生功利对待评教,那些对学生要求严格、评分低的教师,反而遭遇学生“差评”,而那些上课不严格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可轻松通过、获得学分的教师,则成为学生评教中的好教师。
另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在考核教师教学时,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一项指标,其出发点是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然而,由于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内涵,有的大学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上课时照本宣科,只是把教材内容搬到课件上,把公式的推演也省了,这令课堂索然无味,很难吸引学生,学生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做笔记,而是在课后到老师处拷贝课件。上课时不抬头、坐后排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能把上课不认真的责任推给学生,而需要从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着手。如果教师不投入课堂教学准备、研究,只是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学习时展示良好状态,学生们也只会是装着在认真听课。高校抓学风建设、推进教师考核改革,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由教授委员会制定教师考核标准并监督实施,要重视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实际教学贡献。
三、学生评价问题:扭转重结果评价倾向,推进对过程管理与评价
针对2023年8月启动的2022-2023年度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有教育研究者提出,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量极大,关乎教育财政和教师宝贵的创新时间,要让本科生论文回归其“选修课”的原本属性,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势在必行。[3]
事实上,本科生要不要写毕业论文一直以来就存在争议。赞成者认为,本科生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可以对本科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反对者则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对于要考研、就业的学生来说,就是“鸡肋”,很多学生是以应付态度对待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而且,所有本科毕业生都写论文,哪有那么多创新发现?
当前,要求本科毕业生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抓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把住“毕业关”。反对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的学者认为,如果取消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会导致本科教育质量更低,虽然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问题,但不宜取消。
以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存在一个悖论:由于平时的课程教学要求不严,因此要强化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要求,要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通过建立抽检制度,倒逼高校、学生重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是,假如高校不重视平时的课程教学,怎么能做到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呢?纵览欧美世界一流大学,对本科生基本没有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依靠的是上好每一门本科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论文、课程项目、研讨课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学好了每一门课,达到课程要求并完成规定的学分,就无需专门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不要说本科教育不要求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多也没有撰写论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而这些课程的学习强度很大。
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与评价的思路。我国高校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也必须有这一思路。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不能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而应该把学生上课、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程作业等情况均纳入课程评分。这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课程教学。但是,不少大学老师对学生的平时要求并不严,就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于是,学生平时也就不重视学习,而是到期末考试时采取突击复习的方式应对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不变,就难以让学生重视平时课堂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就变为“无源之水”。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严出的培养标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很有必要,但必须找准问题,通过改革对高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引导高校重视本科教育,引导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以及引导学生重视平时课程学习,让每个学生能接受完整而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参考文献】
[1] 多地高校督促学生坐前排!“前排入座率”靠啥?[EB/OL]. 光明网,(2023-11-21).https://m.gmw.cn/2023-11/21/content_1303577811.htm.
Many Universities Urge Students to Sit in the FrontRow! How to Improve the Rate of Students Sitting in the Front Row? [EB/OL]. Guangming,(2023-11- 21).https://m.gmw.cn/2023-11/21/content_1303577811.htm.
[2]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应成高校基本制度[EB/OL].教育部官网,(2021-01-27),http://www.moe.gov. cn/fbh/live/2021/52874/mtbd/202101/t20210127_511373.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Six Departments: Professor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Should Become the Basic System of Universities[EB/OL].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2021-01-27).http://www. moe. gov. cn/fbh/live/2021/52874/mtbd/202101/t20210127_511373.html.
[3] 卢晓东.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势在必行[N].中国科学报,2023-10-10(03).
LU Xiaodong. Abolition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Random Inspection is Imperative[N]. China Science Daily,2023-10-10(03).
本文转载自《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5-01-15
2025-01-15
2024-12-26
2024-12-24
2024-12-23
2024-07-09
2024-12-17
2024-12-16
2024-12-16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