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继续教育
教研师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杨槱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2002-10-24 09:33:09 · 409 {{OKTimes}} ·

现任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校长。船舶设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船舶设计学科奠基人、造船科技发展和历史研究奠基人,中国船舶界第一位院士。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名誉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

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船舶海洋事业发展的同行者与见证人,也是中国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的开拓者、船舶帆船史的奠基人,更是培养国家船舶人才的教育家。

杨槱不忘初心,始终关心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现代船舶工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的积极倡导者,是中国第一位应用现代工程经济理论和方法对船舶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估的学者,也是中国造船科技发展史研究的奠基人。

1997年,杨槱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设立“杨槱院士奖学金”,用以鼓励青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投身中国船舶与海洋科技事业,2010年,杨槱在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杨槱奖学金”,激励晚辈奋发学习。

生平简介
1940年3月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
1941年10月在重庆商船学校造船科任教;
1943年任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
1952年1月任中苏造船公司副总工程师;
1954年5月任大连工学院教授兼造船系主任;
1955年-1957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上海造船学院教授、教务长;
1957年-199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造船系主任、教务长,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教授;
1992年—1997年任上海杉达学院校长。

科研综述
杨槱主持设计了“瀛洲”号巡逻艇;主持与领导了15000吨自卸运煤船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与领导了5000吨近洋干货船与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的方案设计;在中国万吨轮的定型工作中,主持了船体型线及总布置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中国第一艘带有球鼻首的万吨轮“风光号”的稳定性做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该船“稳性不足”的矛盾,并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海船稳性规范》。

培养成果
20世纪60年代,杨槱指导学生设计了一艘新型的15000吨自卸式运煤船;20世纪70年代,他和学生一起研制了5000吨经济型近海干货船,并带领学生到上海、汕头、厦门、福州等沿海港口及某些船上进行调查;20世纪80年代,他指导学生从事沿海和长江煤炭、石油、集装箱运输系统等国内首创的分析研究。

杨槱培养的学生在各科研院所、造船厂、学校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成为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界和造船界的骨干精英,例如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主持研制“胜利二号”步行式坐底式平台的马志良教授、中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总设计师朱继懋教授等都是他的学生。

杨槱"船"奇
“槱”是一个古字,“诗大雅: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辞源》中的注释为“聚积”。这个学名是当年杨家隔壁邻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孙炳文在他上小学时为他取的。棫、朴都是树木,而杨也是。这个名字寄托着一位革命者对后辈的期望——愿他长大成才,为国为民发光发热。如同冥冥中有了感召,杨槱的一生的确也是这样过的。

还是个孩童时,杨槱得到一本载有轮船插图的书,爱不释手。他常常缠着父亲提问:“大轮船为什么会自己开啊?”父亲告诉他,船里装着大机器。“什么是大机器?”这可激起了更大的好奇,杨槱曾回忆,当时由此萌生的许多问题常常萦绕,而不断提问一次次激发了他对船的浓厚兴趣。

9岁那年,男孩第一次登上从广州到上海的轮船,感受钢铁巨轮在浩瀚大海中的颠簸。也是那次“飞虎”轮上偶然听到的对话,在他心里埋下了科学启蒙的种子。“为何如此沉重的铁质轮船能够在水中不沉?”“铁脸盆也能漂浮,只要脸盆边缘高于水面就不会沉没。”几十年后,当杨槱已经成为一名著名造船教授,回忆起少年时代的往事,记忆中关于那汹涌奔腾的大海与钢筋铁骨的轮船总是如此清晰。

20世纪30年代充满动荡与战乱,目睹国家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遭遇掠夺,看见轮船上下中国老百姓的深重苦难,高中二年级,杨槱写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广东造船简史》,学船造船的念头愈发执着。中学毕业,杨槱萌生出国学船的想法,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求学深造,开启了专业人生。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工学院采用“三明治”制教育方式,即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大学学习,另外半年到工厂当学徒。大学期间,杨槱修读了数理化等基础课程和应用力学、热工学、流体力学、机械振动学、船舶设计等大量专业课,还选修了工程经济、工程生产及航空力学,觉得这些课程能帮助自己从宏观的角度认识造船业以及进一步认识船舶运动的机理。在工厂的6个月也受益匪浅。他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学到了不少造船工艺的实际操作。

1940年,杨槱获得了一等荣誉理学学士的文凭。那时,英国急需大批造船人才,但杨槱拒绝了多方挽留,一心回国。战火烽烟中,学成归来的杨槱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内地的最大造船厂:民生机器厂担任副工程师,在空袭的警报声中穿梭于造船和教船之间。

前行,不断破浪
杨槱是中国造船界第一位院士。他主持制定我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中国在这领域的空白,而且随之提出的几十个研究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船舶稳性的研究。他从事的船舶技术与经济论证方面的研究,促进了该学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早在20世纪40年代,杨槱就开始研究川江船并主持设计了当时最大的“民裕”号川江客货船。20世纪70年代,杨槱主持并领导了15000吨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等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对我国万吨轮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瀛州”号巡逻艇、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多种类型的船舶,在中国船舶的科技攻关领域,杨槱始终站在最前端。

杨槱对中国船舶发展史、科技史进行了大量研究。1962年起,为了对中国造船史作资料性的总结,他陆续撰写了《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等多篇论著。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造船史研究也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

他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积极倡导者,主持领导编制了《干货船主尺度分析》《按常用的三种系列船型资料设计船体线》《主尺度分析》《型线设计》等程序,对我国造船科学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数据的准确度,用计算机抽象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杨槱走在时代前列。

预感到靠计算尺、积分仪、曲线板等“土办法”设计船舶很快便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杨槱带领科研小组率先编制一系列计算机程序,在船的主要尺度分析、船舶稳定、船体强度、型线设计等方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带领和组织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编制辅助船舶设计的电脑程序系统,此后,又陆续编制出系列软件运用到设计之中,推动了当代船舶设计业的发展步伐。

传承,培育更多“造船人”
1941年,杨槱在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担任专职教师,讲授“船舶原理”“船体强度”“水力学”“造船大意”等课程。1943年9月,交通大学接办商船专科学校,成立造船系,作为交大造船系初创时代最早的教师之一,杨槱被聘为副教授,第二年被聘为教授。当时在交大,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那时的杨槱年仅27岁,阶梯教室里学生座无虚席。

杨槱既是造船人,也是船舶教育的开拓者。他自编多部教材,其中有些是全国统编教材,《船舶工程辞典》《英汉船舶科技词汇》《中国造船发展简史》《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等成为船舶学科学生的必读文献。

杨院士为市六中学(后更名为格致初级中学)开设科普讲座

杨槱与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自从杨槱院士担任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校长以来,耄耋之年的他常常会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他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述船舶知识,学生们特别喜欢上杨槱院士的课,除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多地是折服于80多岁的高龄,还依然坚守在教书育人三尺讲台上的精神。

多年来,杨槱院士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心里时刻惦记着每位南洋学子的学业。2010年,他得知学校有部分甘肃籍学生家庭困难,便毫不犹豫地捐赠了自己著书立学的积蓄,为学校贫困学子设立了“杨槱奖学金”。杨槱院士说:“希望能尽己之力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南洋学子奋进成才。”

在第一届“杨槱奖学金”的颁奖典礼上,杨槱院士还提写了“爱国、学习、贡献”六个大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南洋学子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十三年来,受“杨槱奖学金”资助的学生已有百余人。

为把科学家精神融入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去,引导南洋学子学习先生崇高精神,谨遵先生教诲,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将图书馆以“杨槱图书馆”命名,并把他所题写的“爱国、学习、贡献”六字做成了石景,矗立在南洋校园内,勉励着一代又一代南洋学子。

点赞 {{OKTimes}}
点赞 {{OKTimes}}
嘉兴南洋
{{ articleCollection.ShowTitle }} 了解更多 >>
·{{articleCollection2.Title}}
下一篇:寿光武
{{ catalogue.Title }}
了解更多 >>
{{ articleItem.Title }}

{{ articleItem.Create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