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继续教育
教研师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逆向考研”应是理性选择,而非为“上岸”妥协
熊丙奇·2024-04-23 09:00:00 · 21 {{OKTimes}} ·

近日,“西藏农牧学院爆满”成为考研圈中的热门话题。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告显示,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资源利用方向)招生计划28人,一志愿复试人数36人,而去年该专业招生计划是18人,一志愿复试人数11人。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与前些年大学生通过考研让自己的毕业院校提升一个“档次”的现象不同,不少学生的选择不再是“非985、211不读”,而是转向更为理性的调剂选择,开始接受综合评价不如自己本科高校的调剂预录取。甚至有考生说“a、b分区已经不够了,建议另开c区”。

对于这种选择,有一些人认为是为了考研“上岸”的妥协,这是需要警惕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不能为了提升学历而考研,而需要以能力为主线规划要不要考研,选择哪所学校、专业。

为考研“上岸”进行所谓的妥协,其本质还是唯学历,在意的是研究生文凭,如此,就是上了岸又如何呢?而如果以能力提升来看待这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的“逆向考研”是值得鼓励的,甚至可以说,淡化学历等级,就不应该存在“逆向考研”这种概念。

近来,“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到“双非”高校,以及从其他“层次更高”本科院校到“低一层次”的本科院校读研的“逆向考研”现象,引发舆论关注。而“逆向考研”这一说法,本就把高校分三六九等,考研让就读院校“上一个档次”,是“正向”,而“降一个档次”,则属“逆向”。

而其实,理性的考研本就不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逆向考研”,会推动破除考研中的唯名校论,以及促进学生更理性的对待考研选择。考研生要根据兴趣、能力与职业发展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

事实上,考研不存在“正向”、“逆向”之说,这都属于十分正常的选择。从学校办学角度看,“双一流”、985、211本来就不是学校的身份标签,我国有关部门也反复强调“双一流”是建设名单,而非建成名单,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要重视建设。

所有高校是平等竞争的,有的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并不比“双一流”建设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差,甚至更具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从高校办学角度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所有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就最强,有的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的某一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在行业内得到的认可度与影响力超过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很普遍的。

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科、专业,是更为理性的考研规划,也拓宽学生的选择。

当然,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给大学贴身份标签的情况,是现实存在的。这不但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的平等竞争以及学生的选择。

如多年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就把本科毕业生名校考研率(考研被名校录取的数量、比例)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成就。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增加硕士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则用名校毕业生录取率(研究生生源中,有多少名校毕业的学生)作为招生业绩。

我国当前存在的考研热,就与此密切相关。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是考研大军的主力。他们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进一所名校,获得更好的学历身份,有的考研生,会实现进名校的目标,还“二战”、“三战”考研。

但是,这却并非理性的考研,以提升学历为主要目标的考研,除刺激考研之外,还会加剧学历内卷。还有部分学生根本不适合考研,也被裹挟到考研中来。

因此,必须淡化“逆向考研”这一概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不依据学校身份,而是根据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自主选择报考研究生。

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硕士生114.84万人。根据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我国将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包括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而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将主要由普通院校进行。

也就是说,今后到非名校的普通院校读研,将会是大部分考研学生的选择。“逆向考研”在这样的考研大环境中,也就将不再有市场。

本文转载自《济南日报》

点赞 {{OKTimes}}
点赞 {{OKTimes}}
{{ articleCollection.ShowTitle }} 了解更多 >>
·{{articleCollection2.Title}}
上一篇:是否禁止宿舍挂床帘,不妨多听听学生意见
下一篇:吐槽标准过高影响评优,大学体测要不要“水一下”?
{{ catalogue.Title }}
了解更多 >>
{{ articleItem.Title }}

{{ articleItem.Create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