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引领•未来——2017企业大学排行榜颁奖盛典暨第七届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论坛”举行。 作为2017年度企业大学排行榜趋势引领奖的获得者,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老师带我们走进海尔大学,以下是他的精彩分享。
海尔从1984年创立到现在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名牌化,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每个阶段海尔都在调整策略,每个阶段都会通过激发员工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这一点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
海尔探索出人单合一模式,让每一个人找到他的用户,并且通过每个人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要把市场和企业打通,用户和员工打通,目的宗旨就是每个人根据用户和需求的变化灵活的应对和调整,这个都是我们互联网时代对于组织和对于新的人员能力的要求带来的新挑战。
组织学习我们如何实现自演进
我们以学员为中心,通过学员的自组织,自学习,自发展,实现学习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自组织
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即用户思维,破解单向连接问题,根据学员提出的要求,把他们高频当成痛点的问题梳理出来,让学员和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样解决,从由企业大学为中心转变成学员为中心,所有的学员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所以企业大学未来每个人都是老师,它既没有老师但是又是老师最多的学校。在海尔我们通过让学员自己参与到我们各种各样的学习设计当中,形成一个个小单元,通过组织形式的变化来实现我们讲师和学员的沟通。
我们通过微课,线上社群的设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海尔大学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像导演一样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把这些东西做好了学员就会主动参与,这个特点在于过去学员认为每个事情跟他是远离的,现在认为都是跟他们相关的,所以过去我们是培训知识,现在是制造场景让学员能够参与进来。我们通过微课大赛激活并共创学习资源,产出1300门微课,构建资源平台,实现资源自链接。
自学习
自学习强调的是场景思维,场景思维就是破解供需分歧的问题。前面通过学员参与,后面通过碎片化,快速迭代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问题。微课就是这样的,通过学员共创,每个人都成为老师,他们所有知识都和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参与度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
但是微课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资源太多了就会信息过剩,所以我们把大量的课程做了一个智能标签,根据学员的不同画像也做了标签,通过人工智能做一个匹配,这是一个智能学习系统,我们把1400多门课程做了标识,不同部门、不同入职时间、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所看到的学习界面都是不一样的,根据你的学习习惯动态的调整,所以我们线上的学习人数比过去提高了15%。
自发展
自发展就是共赢思维,破解的是发展偏离的问题,海尔提供一个平台,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怎么去学习,在项目上我们有很多的课程,学院可以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同时我们的入职培训提前到入职之前,这样3到5年就可以成为一个行业的中层领导力量,这种人才发展未来在互联网的当中会更适合我们的组织发展模式。
组织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这个阶段性成果主要是构建了两个大平台,第一个是非线性的学习认证平台,搭建全面生命周期认证显差体系,从创客的学习潜质,人单匹配,学习热力三方面显差,并帮助创客赋能成长。第二个是创客的赋能成长平台,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帮助员工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打造学习罗盘,指导学员了解差距,可以选择什么课程。通过这个方式我们的训练学员20%已经升级。
2017年通过和小微的深入合作和外部资源的互动,帮助我们的产业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智能的研发和生产节约了2732万的资产。项目辅导帮助电磁灶小微实现收入1000万。以外还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通过学习项目帮助很多小微优化了他们的项目模式,加速了他们的成长的。
海尔大学把海尔的创新模式梳理成了课程,目前我们有5大系列,28门课程,吸引200余家传统企业学习,培训了2万名社会创客,实现海尔非线性管理模式的输出。
2024-06-30
2023-11-06
2023-09-26
2023-09-18
2023-09-12
2020-11-16
2020-11-16
2020-11-16
2020-11-16
2020-11-16